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部门首页|工作动态|政策法规|通知公告|学习园地|警钟长鸣|廉政文化|下载专区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 09-19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 09-01
习近平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 06-30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 06-15
以学正风 永葆清正廉洁政治... 05-31
更多>> 
请输入要搜索信息的内容!
 
学习园地

从历史经验看科学判断形势

2017年10月17日 10:33 作者为新华日报社总编辑、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双传学 点击:[]

 

    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强调重视形势分析,对形势作出科学判断,是为制定方针、描绘蓝图提供依据,也是为了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这一重要论述源于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新中国成立68年、改革开放39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于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总结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科学判断形势对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我们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

   科学判断形势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宝贵经验

  科学判断形势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宝贵经验。

  我国革命成功的重要经验。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上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党内少数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坚持“城市中心论”,几乎使中国革命陷入绝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敌强我弱的现实,科学判断形势,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科学分析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二重性,把握住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和平赎买的理论,成功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还知之甚少。当时,毛泽东同志敏锐地觉察到苏联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了“以苏为鉴”的主张,逐步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依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我国改革开放成功推进的重要前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世界大势的把握上,邓小平同志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战略洞察力,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新判断,为我国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对国情理解上,我们党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论断,确立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此基础上,我们党领导人民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党形成了科学判断形势的一整套思维方式和有效方法

  科学分析判断形势,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和有效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