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部门首页|工作动态|政策法规|通知公告|学习园地|警钟长鸣|廉政文化|下载专区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 09-19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 09-01
习近平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 06-30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 06-15
以学正风 永葆清正廉洁政治... 05-31
更多>> 
请输入要搜索信息的内容!
 
学习园地

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初探

2021年05月21日 14:51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 许先春 点击:[]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是我们分析社会历史、社会运动时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习近平同志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思考,而且还在实践中进行了娴熟运用,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胸怀两个大局”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大历史观思考和探索的集中反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知行合一、坚持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鲜明品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视野 人民至上 唯物辩证法

习近平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树立大历史观。[参见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杂志2021年第7期。]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论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一、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是党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是我们分析社会历史、社会运动时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是我们党制定政策和策略的一个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分析社会运动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以宽广的历史视野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考察,因而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的总体面貌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扬弃,对剩余价值学说的分析,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判断等,展现出博大的研究视野和大尺度的时空观念。恩格斯系统地考察了原始社会制度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过程,分析了国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本质特征,指明了国家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消亡的历史进程。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战略眼光对其所处的时代和世界进行了深入考察,并且对人类历史进行了整体把握,才得出不被狭隘和偏见所束缚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既来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成为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复杂、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展开的,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具有历史思维、历史大视野,才能更好地看清前进方向、走好前进道路。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2页。]他提出了著名的“古今中外法”:“弄清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5页。]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恢宏气度,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夜,写下了“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47页。]的豪迈篇章。毛泽东同志关于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的深入思考,以及他向全党郑重提出的“两个务必”,都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反思。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和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都是在借鉴中外历史、比较各国现实、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选择。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比如十大关系、三个世界划分等,无不凝结着深邃的历史智慧和深远的战略眼光。

邓小平同志视野开阔、目光远大,总是站在时代要求、国家发展、人民期待的高度审视中国前进的步伐。他强调:“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0页。]他科学分析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后深刻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78页。]他领导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既立足当前又思贯古今,将中国古代的“小康”社会理想与他参观发达国家的感受结合起来,用“小康”这一概念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进而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他反复叮嘱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他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的战略基点出发,及时调整各方面方针政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江泽民同志极为重视学习历史,认为历史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鉴往知来。在《论加强和改进学习》中,他专门讲到五个方面的学习,其中就包括学习历史知识。他提倡“思接千载”,强调“我们不仅应该懂得中国的今天,而且还应该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1页。]。他将综观全局提到讲政治的高度,指出:“讲政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讲全局、懂全局、谋全局”,“没有全局,就没有方向”,[《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308页。]“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9页。]。他对兴亡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国历史上一个个王朝的覆灭,世界历史上一个个不可一世的大帝国的崩溃,当今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的下台,都与人心向背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他深入思考历史和现实、我国发展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作出了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他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他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又结合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明确提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到国际市场的大海中去游泳”,“并且要力争上游”,[《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0页。]强调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要趋利避害。

胡锦涛同志始终站在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借鉴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他强调:“必须进一步树立全球视野,善于进行双向思维”[《胡锦涛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55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他从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中总结出工农城乡关系的“两个普遍性趋向”,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变化,作出“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胡锦涛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48页。],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他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分析了我国历史上人们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构想,系统回顾了我们党对社会建设的探索,总结了国外一些执政党的成败得失,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总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注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我们党作出的一系列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都是与善于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的世界眼光和历史思维密不可分的。虽然当时党的领导人在正式文件或重要场合中还没有明确提出“大历史观”一词,但其精神要义、实践要求已经深深蕴含在党的工作方法中,体现在党的奋斗探索中。

二、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在新时代的具体运用和丰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要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战胜这些困难和风险,就必须善于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物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抓住本质、找到规律,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作为我们党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之一,在这其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志顺应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明确提出了树立大历史观的重大任务,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思考,而且还在实践中进行了娴熟运用。

第一,深刻认识历史、现实、未来的辩证关系。习近平同志强调,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1页。],“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67页。]。这些重要论述向我们昭示了一个哲理:历史是现实和未来的基础,如果没有历史眼光,没有长远眼光,就干不好当下的事情,更无法走向未来。他指出:“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强调要“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97、228页。]“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70页。]这些都表明,历史眼光不仅要有,而且越宽广越好、越长远越好,越宽广、越长远越能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现实、未来三者关系的辩证思考,成为他论述大历史观的一个思想基点。

第二,用历史眼光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指出:“总目标问题,要用广阔的世界历史眼光来看”,“总目标问题,还要放到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中去看”。[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89、90页。]通过分析古往今来很多国家都在探索但都没有解决好的难题,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政权、一个社会要实现稳定发展,就必须形成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对我国来说,就是要找到符合我国实际的国家治理体系。以这样宽阔的历史眼光来观察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后半程”,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了解就更全面、更深刻了。

第三,以宽广的历史视野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拉宽视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广袤的历史长河中,从多重维度去把握。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分六个时间段系统回顾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来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提出到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这样一个宏观的历史背景中来考察,气势磅礴而又具体生动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和形成逻辑。习近平同志多次分析并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得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怎么走出来的。虽然讲话的时间不同、具体表述不同,但这些讲话都向我们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论述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和根本成就。

第四,用大历史观谋划区域发展。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国一些大城市处于“紧平衡状态”。习近平同志分析了一些国家用“跳出去”建新城的办法解决“大城市病”的国际经验,总结了我国通过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推动珠三角、长三角发展的经验,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建设雄安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他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倾注了大量心血。2016年3月24日和5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目前北京正面临一次历史性抉择,从摊大饼转向在北京中心城区之外,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载地,这是历史性的战略选择,要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这件事情。[参见《张高丽就设立雄安新区接受记者采访》,载于2017年4月15日《人民日报》。]他强调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参见梁相斌等《谱写首都发展新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推动首都发展纪实》,载于2017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同志实地考察河北省安新县和白洋淀生态保护区,就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发表讲话,强调要规划好再开工建设,决不留历史遗憾。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一茬接着一茬干。[参见《张高丽就设立雄安新区接受记者采访》,载于2017年4月15日《人民日报》。]千年大计、不留历史遗憾、保持历史耐心,这些话字字千钧、振聋发聩、直抵人心,彰显了习近平同志深邃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第五,用大历史观看待中华民族的变革和开放精神。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35页。]之所以在这个重大节点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主要是因为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到了攻坚克难、闯关夺隘而又愈进愈难、不进则退的时刻,急流险滩暗礁更多,以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继续锐意改革、奋勇搏击,就显得十分重要、十分必要。习近平同志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大历史来观照现实,进而提炼出变革和开放精神,大大深化了我们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内涵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改革开放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激励着我们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第六,用大历史观研究重大历史事件。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何深入挖掘并科学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2019年4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 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载于2019年4月21日《人民日报》。]他强调,要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各领域开展研究。这就启示我们:研究重大而复杂的历史事件,需要有宽广的历史视野,需要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需要进行生动、具体、深入的纵横比较,这样才能形成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第七,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摘帽决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新起点。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载于2020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松懈“三农”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载于2020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这是运用大历史观分析“三农”工作、立足中国国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揭示了“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深远意义。

第八,从百年奋斗史的高度科学总结党的伟大历程。习近平同志用“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 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载于2020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高度概括了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并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杂志2021年第7期。]。他深刻揭示了百年奋斗的实质,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58页。]

第九,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价党的伟大贡献。习近平同志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15页。]他从不同视角出发,用一系列“伟大飞跃”精辟概括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比如:“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17页。];“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18页。];“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23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23页。]等等。他还深刻阐明了党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指出: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8—9页。]

第十,胸怀两个大局。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大历史观思考和探索的集中反映。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77页。]他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杂志2021年第7期。]。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

总之,习近平同志从不同角度对大历史观进行了论述。从中还可以看出,越是重大历史关头,越需要运用好大历史观。习近平同志关于大历史观的论述,理论视野极为宏大、实践背景极为广阔,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感,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强大力量和鲜明品格

(一)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强大真理力量

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是我们认识世界、掌握规律、赢得未来的思想武器。其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握历史大势,看清前进方向。“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和发展,都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乱云飞渡的历史现象中看准、看清、看透世界发展大势,避免我们在林林总总、变幻莫测的历史万花筒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政党,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

二是总结历史经验,吸取智慧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4页。]历史具有资政育人、鉴古知今、学史明智的功能。时间越长,积累的历史经验就越丰富、越珍贵,对现实的启示就越多、越有力量。运用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智慧,更多地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进而提高工作本领,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三是探索历史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历史并不是无数个偶然事件的随意组合,不是对人物和事件的简单记叙,其背后隐藏着内在的必然性、规律性。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不断向前推进的,而历史规律就蕴含在社会实践和事物运动之中。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注重运用宽广的视野总结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因而能更好更准确地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真理、保持定力。我们必须端起大历史观的望远镜,不断探索规律、发现规律,按历史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

四是抓住历史机遇,掌握历史主动。历史是各种运动的合力,构成历史运动的各要素相互作用,孕育出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和态势,这就是历史机遇。历史机遇稍纵即逝,失之难以再得。运用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分析历史、观察现实,就能从丰富的历史样本、已有的历史案例中获得启示,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敏锐地捕捉到机遇,从而获得发展的先机,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五是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历史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人们对自身历史的充分肯定,对国家、民族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历史自觉是维护历史、传承历史、发扬历史的自觉意识。历史自信是历史自觉的基础和底气所在,有了坚定的历史自信,才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有助于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始终保持历史清醒,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始终保持历史自信,坚定执着地走向未来。

(二)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鲜明品格

今天,我们俯瞰历史长河,捡拾千年烟尘,纵览历史得失,都离不开运用正确的大历史观。我们倡导和坚持的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而不是别的什么大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西方社会的大历史观为构建连贯性的宏大历史进行了努力,给我们提供了借鉴,但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与其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不能等同。除了长时段、宽视野、深层次等特点外,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还具有如下一些鲜明品格,这是我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十分注意的。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政治保证。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威胁最大的一个惯用手段就是诋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妄图借此全盘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道路和文化。这种斗争在历史领域尤其激烈。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性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否则就会造成灾难性的、颠覆性的后果。运用大历史观,不是要以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否定、削弱党的领导,而是为了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岁月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分析历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光明前景。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这是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历史唯心主义那种认为历史是由少数精英人物支配和推动的观点,又反对西方人本主义那种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的观点。西方社会的大历史观虽然也为人类历史提供了宏阔的时间图景,但往往忽视了历史背后的真正意义与价值目标,历史也就成为单纯的、大时段的过程描述。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民造福作为根本使命。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谋划发展,站在人民立场深化改革开放,着眼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改善民生,突出人民利益导向加强制度创新,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这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思想路线。“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杂志2021年第7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将历史人物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四是坚持知行合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实践特征。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决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脱离实际的思辨,它来自实践最终也要回归实践,落实到怎么用上。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工作的突破口。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25页。]必须把对历史的思考落到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真刀真枪解决问题。

五是坚持唯物辩证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辩证特色。西方史学理论中,不少学派在分析历史现象时往往得出唯心的或形而上学片面的、机械的结论,主要原因还是出在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但同时也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与生俱来的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历史思维的基础上强化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把握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提炼出客观准确的观点,形成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科学结论。

上一条: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行稳致远 下一条: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强大生命力——石仲泉访谈录

关闭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纪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