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保育》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主干课程。它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等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学生通过对学前儿童卫生保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幼儿身心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幼儿教育实际中,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由此可见,学好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对学生以后的专业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
一、《学前儿童卫生保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学前儿童卫生保育》课程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应在教学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但是,在高职院校学前卫生学课程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着重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而很少要求学生提升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使得学生在遇到实际保育事件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教学重点不突出
《学前儿童卫生保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其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人体生理解剖学、心理学、营养学、医学、儿科学、保育学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相同力度对每门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讲授,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把握重点和难点。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非常吃力,甚至部分学生出现厌烦、恐惧等心理。
在《学前儿童卫生保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布置作业为辅。并且讲授过程主要以单向沟通的方式进行--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记笔记。这种单向沟通的方式,能在短时间内给学生传递很多信息,但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虽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试图利用 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来改善教学内容的枯燥性,但是,其实质性的内容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
二、解决《学前儿童卫生保育》课程教学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可根据学校实际,将实践教学纳入学前卫生学教学计划中。教师可以在讲解理论后,根据教学实际分层次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实习。例如:组织一年级学生到幼儿园进行为期1周的实习保育工作,组织二年级学生到幼儿园进行为期2周的实习保育工作。通过在幼儿园的保育实习,学生会加深对书本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组织实习时,可以将实习计划提前告知幼儿园,结合课堂中的内容给学生布置实习任务。例如:教师在讲授“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的相关理论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记录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保育工作的流程,观察保育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如何开展保育工作,收集保教结合的案例等。除了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实习以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提高学生的保育技能。例如:教师在讲授“常用护理技术”的相关知识后,可以利用学校保育实训室,组织学生练习幼儿园保育所需的技能。
(二)突出学习重点
首先,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应重点考虑什么是幼儿园保育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保育工作中常遇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保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其次,加强与幼儿相关内容的讲授,有效提高学生保育理论的基础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相关内容时,可减少成人身体特点相关的内容比重,重点讲述幼儿的身体特点和保育方法。再次,深入讲解幼儿常见行为、心理以及疾病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保育能力。
(三)教学方法多样
1.电化教学法
电化教学法直观、形象,能将重要的知识点放大,以直观的形式展现课程知识体系。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此外,电化教学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并可以间接弥补学生经验不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难以讲授的教学内容或学生无法感知的现象,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从而丰富学生的间接经验。
2.评议教学法
评议教学法是以学生阅读课本为基础,以学生积极思考为基本内容,学生通过师生相互讨论,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教学方法。教师利用评议教学法时,应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例如:教师在讲解营养基础知识时,提出“肥胖症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或周围人减肥时的好或不好的饮食习惯,从而让学生有效掌握科学饮食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表不同看法,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将收集到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实际意义的案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就是围绕教学内容,设置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条件,通过实施周密的过程控制以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模拟幼儿园情境。例如:学生学习和掌握常用护理技能后,教师创设相应情境,将教具娃娃带入课堂,学生给教具娃娃测量体温、脉搏,以及物理降温等。模拟教学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临危不乱,采取正确而有效的救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