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完善学院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强化集体教研成效。9月25日下午在象湖校区学术交流中心603,学院领导深入“德法”教研室参加集体备课教研会。学院副书记张世宁、副院长张波、综办主任蔺锐、“概论”教研室主任王倩、“新思想”教研室负责人刘亚鹏以及“德法”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本次备课会由德法教研室负责人王梦孜主持。

第一环节由德法教研室负责人王梦孜老师结合学院教学工作安排,就本学期德法课的具体教学工作安排进行说明,并针对集体备课内容提出新要求:一要注重学情分析,找准、破解问题;二要教师带头学习阅读马恩经典原著或文章,学懂、弄通理论;三要灵活运用学习通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四要区分大中小德法课侧重点,讲深、讲活教材。最后王梦孜老师强调德法课作为新生大学接触的第一门思政课,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用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教学水平让学生爱上思政课。
第二环节由绪论章节的主备老师常晓芳梳理绪论部分的逻辑结构,围绕新时代、青年、责任和使命等关键词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说明。
第三环节是交流讨论环节,张世宁副书记作为联系德法教研室的学院领导结合德法课程特点和切身教学实际谈了体会和认识。其他教师随后也根据绪论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进行评课;就如何讲好德法第一课进行了磨课并提出了许多想法和建议。
最后,张波副院长做总结发言,他强调德法课作为大学生的信仰课、人生课和法治课,对德法课教师提出三点建议:一要重理论学习,增强教学本领。立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课程标准,把理论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相结合,打造高效课堂;二要重方式方法,加强教学设计。积极探索各专题的重难点,从小案例导出讲授大主题,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三要重联系实际,强化释疑解惑。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生释疑解惑,教育和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认识当今世界、当代中国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山河秀美壮丽,让学生深刻感悟真理的强大魅力,感受润物无声的思想洗礼。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会不断思考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让学生感悟人生,坚定理想信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德法课堂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