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院系新闻】无悔青春,不负韶华--郑州“博博会”志愿者感悟
来源: 作者: 编辑:外国语言学院 2022-09-01

志愿者心得感悟



母仙朵:从穿上志愿者服装前往河南博物馆到回到酒店,也不过短短几个小时,可是在这几个小时里,我觉得我接触到了人生前二十年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首先,有专门的老师给我们讲授中国传统礼文化及其传承发展,在这堂课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拓展了我们对“礼”的认识,并且帮助我们运用到生活中去。其次,在河南博物馆的讲解员的带领和讲解下,我们参观了河南博物馆,一些历史课本上的文物就呈现在我们眼前,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最后,老师对我们进行了集体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增加我们对“博博会”的了解,让我们更加意识到我们不仅代表着学校,更代表着河南,也更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更加坚信自己能够在这次“博博会”上能有好的表现。



李晓宇:志愿者活动的第一站我们就来到了河南省博物馆,重温历史。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非常荣幸的能听到郑州大学教授为我们带来关于“礼”的课程讲座,当然也有首都博物馆的老师给我们传授志愿者活动的经验。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在参观省博物馆的过程中,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从原始社会再到夏商周时期,唐朝盛世的文物,和农耕时期离不开的天文地理。甲骨文、青铜器、唐三彩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品,让我们的生活能更加的美好。



勾舒彤:河南博物院,走进千年国,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大河之南,厚土中原,尘埃岂能掩芳华,炎黄浩瀚沐苍霞,上下五千岁月似流沙,不枉魂魄入华夏!戴教授关于“中国传统礼文化及其传承发展”的讲座,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气息。在长期历史文化进程中形成的礼仪制度,既是礼的精神内涵的具体外化和生动体现,也是规范社会秩序,使社会成员各守其分、和谐共处的重要方式。我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素有讲诚信、重礼仪的优良传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种厚德载物的宽容美德。

友情链接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国语言学院 版权所有
象湖校区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66号
杜岭校区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市民新村北街9号

郑州幼专外国语言学院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