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部门首页|工作动态|政策法规|通知公告|学习园地|警钟长鸣|廉政文化|下载专区
扁担那头的父亲 05-19
山影奔腾 05-18
公忠不忘 04-26
鲁迅先生与冬菜包子 03-02
镜鉴千秋 03-01
更多>> 
请输入要搜索信息的内容!
 
廉政文化

吃饭不是小事

2020年11月02日 17:04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点击:[]

 “四有”干部楷模谷文昌,下乡时一日三餐总是和群众吃在一起。一次,谷文昌在工作中旧病复发,随行的同志买了一斤饼干给他,谷文昌当场严肃批评了这个同志,并让他把饼干退还。

1941年,王震率领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于三年时间里把荒山野岭变成了“陕北好江南”。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大多数战士都是坚定乐观的。图为1944年,战士们在吃饭。(资料图片)

近段时间来,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全社会都在积极探索节约用餐的新方式新做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是强化监督执纪,对违规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问题坚决查处,取得明显成效。

有些人不理解:不就吃个饭吗,干吗搞得这么紧张?

但吃饭问题,从来不是小问题。1950年3月1日,沈阳,毛泽东对着中共中央东北局、辽宁省、沈阳市的负责人,说了一句“狠话”:

“你们要做刘宗敏,我可不想当李自成!”

当时背景是:毛泽东访问苏联归国,回京途中,他和周恩来在东北停留,了解东北工业生产情况,却发现浪费太大,毛泽东发火了:“我在哈尔滨提过不要大吃大喝,到沈阳一看比哈尔滨还厉害。我和恩来不是为了吃喝,搞那么丰盛干什么?”

李自成进京“赶考”失败的历史教训,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历来引为镜鉴。这确实是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历史事件,从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大顺军破北京城,到四月三十日仓皇离开,总共不到50天时间,一支庞大的军队,一个新生的政权,转眼间从势如破竹到土崩瓦解,之前的艰苦奋斗、漫长积累,清零成空,其中原因,令人深思。

如果能用一条线来动态地展示李自成的人生,我们会看到一条曲线。

1644年初进军北京,是李自成人生高光时刻:农历一月,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大封群臣;二月初二,强渡黄河,攻下汾州、阳城、蒲州,翌日破怀庆;二月初五,攻太原,这是一座坚城,4天后攻克,在太原城休整8天后,二月十六日,克忻州;接下来是惨烈的宁武关大战,虽然明军恃险顽强抵抗,李自成大军仍在三月初一破城,大同、宣府双双投降,三月十五日,大顺军打到居庸关,守军不战而降;三月十六日,李自成过昌平,抵沙河,十七日进高碑店、西直门,大顺军的大炮,开始轰击北京城,明朝文臣武将乱作一团,崇祯皇帝已成困兽。

什么叫势如破竹?这就叫势如破竹!

这条线至此达到巅峰。但不到50天,这条线开始急转直下。试看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离开北京之后的遭遇:

退出北京,李自成先败庆都,后败真定,他在真定还中箭落马,退入太原,又退到平阳,山西各地此前已降大顺政权的城市,纷纷反叛,四面楚歌中,李自成率部渡过黄河,回到西安——他四个月前称帝的地方。但西安也守不住了,李自成率残部弃城而走,经蓝田去商洛,又从武关到了湖北襄阳,沿汉江而下,在1645年7月,来到武昌,清军紧追不放,大顺军无一胜绩,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安身之处。很快,李自成又放弃了武昌,到了湖北南部的通城,在这里,李自成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什么叫兵败如山倒?这就叫兵败如山倒。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曾经笑傲群雄,曾经纵横沙场,曾经君临天下,但辉煌过眼即逝,犹如烈日下迅速消融的冰雪。

15年的血汗,15年的奋斗,15年的积累,为何不到50天就被消耗掉了?

原因是,大顺军的战斗力,突然极大减弱,甚至,消失了。一向以强悍著称的大顺军,来北京不到50天,战斗力江河日下,甚至与清军甫一接阵,就立刻溃败。原因何在?

一方面,是因为瘟疫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时的满清铁骑更为强悍,而降清明军带去的西洋“红衣大炮”,更成为大顺军的克星。但是,最主要原因,还是这支骁勇之师腐化了。

曾经,李自成军法很严,“军令不得藏白金,过城邑不得室处,妻子外不得携他妇人”,李自成本人,也保持着艰苦本色,“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他以身作则,部下坚毅能战,这通过大顺军对待战利品的喜好能够看出:“诸营较所获,马骡者上赏,弓夭铅铳者次之,币帛又次之,珠玉为下。”在他们眼中,代表着战斗力的战马是最宝贵的,珠宝什么的,他们不在乎。

但是进了北京,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常年艰苦作战的农民军将士,突然来到繁华都市,纷纷迷失自我,“庞大的人马都在京城里享乐”。最大的迷失是:革命已经成功,可以放心享受了。

当时的北京城里,大顺军的大人物都很“忙”,但没人忙着备战。文臣第一人牛金星,最主要的活动是准备李自成的登极大典,热衷于登极礼仪,教习登极仪式,他手下一群文人,整天在想着劝进表如何写,搜肠刮肚,咬文嚼字。牛金星本人,既忙着大典,也忙着给自己编织人脉,明朝的一些降臣,纷纷拜他为座师,牛府前门庭若市,俨然一副太平宰相气派。

武将第一人刘宗敏,更是沉溺于温柔乡。他以汝侯之尊,驻节皇亲田宏遇府中,半条胡同都驻满了他的亲军护卫,岗哨林立,戒备森严。田宏遇是崇祯皇帝爱妃田妃之父,府中豪阔,刘宗敏住得很是舒服。他还忙着“拷掠追赃”,即逮捕明朝官员,用酷刑逼其献出藏匿财产。被抓来的,有皇亲、勋臣、朝中大臣,也有普通臣僚。

李自成住进了紫禁城,深宫之外发生的事,有些他知道,有些他不知道,但是,他此刻没有想到“宜将剩勇追穷寇”,大部队停下来了。他对手下将士中出现的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现象没有加以控制,也没有办法控制。

官员不安全,京城百姓也过得不安心,大顺军军纪迅速败坏,奸淫和抢劫的事不断发生。如此一来,大顺军刚进城时树立的良好形象,荡然无存。之后大顺军溃败,原本纷纷投降的华北各地纷纷反叛,而老百姓也加入追剿大顺军的行列,与之前高唱“闯王来了不纳粮”欢迎大顺军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而大顺军气急之下,屡屡屠城,与老百姓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局势更加不可收拾。

一支蜕化变质的部队,在顺境时还没什么,一旦面临困境,各种问题就都出来了,而且,很难再像以前那般卧薪尝胆、东山再起了。一股必胜之气,聚起来难,散掉容易。退出北京后,大顺军在定州内讧,很多将领死去。在清军的紧逼之下,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军中少见的清醒人物李岩,竭力建议前往河南,但是,李岩忘了,李自成此刻久败之下,已很多疑,结果,李岩被杀。一支大军,先是贪图享受,后来将帅猜忌、文武交恶,自毁长城,岂能不败?

大顺军退出北京前,纵火焚城;退出西安前,也想纵火焚城,这完全是一种末日心态了。想想他们不久前还意气风发,气吞万里如虎,怎不感受到浓浓的悲哀?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答:我们应当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从此,进京赶考、不当李自成,一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特有历史教材。

毛泽东多次指出要从李自成起义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此前的1944年3月,郭沫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史论文章《甲申三百年祭》。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重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的文件之一,在延安和各解放区多次印成单行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陕北,是李自成的家乡,毛泽东曾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访问苏联,这也是他第一次出国访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上门“求人”,可谓百感交集,尤其是参观苏联的现代化工业之后,毛泽东深感中国经济建设任务之紧迫。他最担心的,是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但党员干部们却误以为大功告成,可以享受了,忘了初心。所以他在哈尔滨、沈阳见到大吃大喝的场景,非常生气,说出了“你们要做刘宗敏,我可不想当李自成”这句非常严厉的话。

毛泽东的担心,并非多虑,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后,一些党员干部骄傲自满,滋生了享乐主义和官僚主义,个别党员干部甚至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迅速腐化堕落。

且不说众所周知的1952年刘青山、张子善案件,上海解放之初,曾发生过震惊一时的“欧震事件”。25岁的欧震是南下干部,上海解放后,他成为上海市公安局榆林分局接管工作的军代表。1949年6月,他奉命参加公安部查处国民党军空军司令部第21电台台长毕晓辉私藏武器案件时,看上了毕晓辉的姨太太朱氏。当时,毕晓辉早已随国民党军南逃,欧震便侵占了毕晓辉的家。后来因为欧震在办公室把玩一块银元时露出破绽——当时民警生活清苦,一块银元已属巨资。欧震试图向组织隐瞒,但很快被查清事实。

欧震犯案时,距离上海解放还不到半个月!时任华东公安部部长、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的李士英震怒,欧震就是跟着他从山东南下上海的,他在欧震案件的报告上批示:欧震敲诈勒索,诱奸妇女,目无法纪,应予枪毙,以维纪律。报告、判决书呈报陈毅市长核示,陈毅写下四个大字:同意枪毙。1949年8月15日,《解放日报》以醒目的版面公布了欧震的罪行,并发表了《革命纪律不容破坏》的短评。

革命胜利后,革命纪律确实面临着被破坏的风险。毛泽东在沈阳还说了一句:

“中央三令五申,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艰苦奋斗,你们应做表率。”这是对七届二中全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重申。“两个务必”,一直强调至今。

在沈阳这次谈话之后的第三天,毛泽东又召集中共中央东北局高级干部会议,重点讲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问题、访苏观感和我国经济建设问题,有三层意思,一是苏联的帮助很重要,二是自己更要艰苦奋斗,三是东北基础好,要多做贡献。

毛泽东说,他在苏联各地参观,“我们看到这些工厂,好像小孩子看到了大人一样,因为我们的工业水平很低。”但毛泽东同时强调,他对苏联的建设历史特别感兴趣,苏联的大工厂,是从小工厂开始的,中国也能这样,“我们现在可以从极小的修理汽车、修理飞机的工厂,发展到制造汽车、制造飞机的大工厂。其他方面,将来我们的发展也是很大的,现在没有的,将来我们可以制造出来……”他还重点讲了当前新中国面临的困难:“在我们身上负担有几百万军队、几百万政府工作人员,我们把国民党的烂摊子收起来了,这么多人要吃饭……”

怎么解决困难?唯有艰苦奋斗。

1956年11月,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了两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一个是关于酸菜的,他说:“一九四九年在这个地方开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有许多同志赞成,我就反对。他举的例子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他说这不行。我说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另一个是关于苹果的,他说:“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讲这两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经过70多年的建设和改革,我们国家的面貌、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触手可及,在这样的背景下,艰苦奋斗的传统和作风还要不要、还合不合时宜?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是:“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艰苦奋斗,不会过时,越是面临严峻的考验,越会发现“艰苦奋斗”四个字的弥足珍贵。(关山远)

上一条:清正忠义颜真卿 下一条:两棵泡桐树

关闭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纪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