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25我爱我”心理健康节期间,为了让同学们在这个超长假期能与家人更好的相处,由张黎霞为主讲老师的“与家人建立和谐的关系”讲座在2020年5月27日下午4:30如期而至,全校300多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张老师用“假期家长行为轨迹”开头,让同学们知道,在这个超长假期中与家长产生一点小摩擦是非常正常的。老师生动地讲解了“与父母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我们懂得了当父母身上有我们不赞成的习惯时,不应用一种很强烈的方式拒绝,而应与父母的习惯和解。但和解并不代表妥协,而是一种“你的行为我可以接受,但我并不认可,而且保留自己意见”的心态。
讲座过程中同学们与老师积极互动,老师告诉我们在超常假期与父母和谐相处的几个小妙招:(1)规律作息好睡眠(2)放下手机多陪伴(3)洗碗做饭多承担(4)自我长大莫等闲(5)接纳差异多沟通(6)父母唠叨莫多嫌(7)欣赏赞美好心态(8)礼貌对待亲友来
后来老师讲了“当与父母有了冲突,有了负面情绪,如何应对”、“假如妈妈对你挑剔、唠叨、冲你发脾气,怎么办”这两个问题,让我们明白当我们与父母产生冲突时、应及时按下“暂停键”,等到双方情绪稳定后再理性沟通;并且尝试与父母换位思考,因为这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父母为什么这样做,更快的与父母和解;除此之外与父母平和的沟通也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沟通方式,因为在双方都保持冷静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而情绪过激只会带来反效果。而且家长也有脆弱的一面,如果家长无故对我们挑剔,唠叨或对我们发脾气时,很可能是他自己有一些难言的事而用这些方式来发泄,我们可以用陪伴、倾听、安慰、看电影、逛街、讲笑话等方法很好的解决!
最后老师讲了“懂得爱的五种语言”分别是:(1)肯定的言词(2)精心的时刻(3)接受/赠予礼物(4)服务的行动(5)身体的接触
家长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爱我们,当他们没有做到我们心中所期盼的家长时,大部分原因并非是他们不想做到,而是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使我们满意。所以我们应当多谅解、包容,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的小烦恼!